省政协原副主席 胡福明教授
长期以来,在多个历史关键时期,江苏的改革创新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江苏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起步早、发展快,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不断壮大,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中,始终保持市场调节的运作方式,为江苏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技术和经验,形成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二是苏南地区创造的开发区。开发区是对外开放中创造的一种崭新的形式,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都是边实践边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江苏的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投资环境、审批标准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借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江苏独有的特色。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县级自费开发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三是重视区域发展平衡。江苏提出加快发展苏南、努力支持苏北的工作方针,项目、人才、干部等都往苏北倾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坚持,苏北地区发展呈现可喜局面。四是大力发展教育。江苏虽然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但综合科技能力较强、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在靠投入求得经济增长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成为了江苏的战略选择。这些经验做法,归根到底,靠的是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0倍,2017年达到8.59万亿元。作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江苏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和动力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产业层次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工业投资增长乏力、资金“脱实向虚”、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既有路径依赖的惯性,也有发展眼光的局限;既有拼抢劲头的弱化,也有速度焦虑的困惑。这些都是我们思想的堵点,需要再来一场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要化解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思想大解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上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大而不强、结构不优、发展粗放的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解放思想。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发展格局;三是在打造政府和市场“双强引擎”上解放思想,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四是在抓住用好“一带一路”机遇上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五是在更好释放科教资源潜力上解放思想,打造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六是在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上解放思想,着力形成激励担当作为的良性机制。这都需要我们发扬新时代江苏精神,解放思想,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上述观点根据作者在省中共党史学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