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学会专家观点: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17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张春平


    1.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背景。首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国策。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和创新主导并推动着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地区及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2013年,美国商务部公布了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统计方式,将知识产权、研发支出、文化产业支出等指标纳入新的GDP统计体系之中,在全球率先实行SNA2008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新标准体系。我国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必然选择。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江苏经济跃上了新台阶,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2017年GDP8.59万亿,人均收入3.5万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和发展知识经济。再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江苏在全国争当排头兵的必备条件。近些年来,中央领导多次要求江苏争当全国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力量雄厚、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努力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自主品牌,让更多的“江苏制造”成为“江苏创造”。
    2.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进展情况。一是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合作机制不断强化。2016年,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南京举行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启动会;二是省领导带头加强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理论学习;三是各地各部门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四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显著,集中体现在知识产权产出大幅增加、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任重道远。第一,国际知识产权形势日趋严峻,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中国企业成为“337调查”重点对象,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也日趋激烈;第二,江苏知识产权总体水平不高;第三,经济转型亟待强化知识产权;第四,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强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着力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努力构筑知识产权人才高地;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环境条件等。


    (本观点根据专家在省生产力学会“新时代江苏生产力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