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学会专家观点:江苏海洋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7-11-24 | 信息来源:

 

淮海工学院  伏涤修教授

 

    江苏有五大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海洋文化,五大文化中每一种文化都和几个城市相关联。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四大文化建设和研究力度都很大,四大文化相关联的城市文化建设也成绩斐然,只有江苏海洋文化的研究力度和影响小,江苏海洋城市文化建设的力度也相对较小,以至于江苏海洋文化在江苏文化中的地位不高。造成江苏海洋文化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江苏地域文化总体上呈内陆文化特征,缺乏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缺乏沿海文化应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思想。二是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量级不够,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壮大。推进江苏海洋城市文化建设需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大力发展江苏海洋经济及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是海洋城市建设的基础,海洋经济目前已成为沿海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我省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海洋经济。2017年5月,省委书记李强在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提出“1+3”区域功能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推进江苏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江苏作为海洋大省,应以“海洋强省”战略为目标,从陆域到海洋、沿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对海洋三次产业进行分类细化,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这对于推进海洋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力促进滨海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形成独特的滨海旅游风光带,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海洋文化建设的双赢,使滨海旅游集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构筑海洋渔业旅游、海洋盐业旅游、海食文化旅游、海洋民俗风情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文化观光等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3.注重打造沿海城市特色文化,实现文化凝聚力、文化影响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服务力等全面提升。将江苏海洋文化中的特色标志,融入江苏沿海城市建设之中,更体现在江苏沿海城市形象之中,使其既有海洋景观、滨海城市标志,又有码头、港口、渔港等涉海设施,也有附着于城市高楼大厦、街头巷尾的海洋艺术文化。要把江苏沿海地区山海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使得江苏沿海文化成为包容性较强的文化融合体。比如连云港,将山海文化特征与自然景观、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全方位构建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与其山海相拥的生态环境相呼应。江苏沿海三市还应通力合作,整合海洋文化资源,打造三市一体化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提升江苏沿海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影响力。 

    (上述观点是根据作者在“‘一带一路’视野下江苏文学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