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发展大局 加强社科应用研究
——吴江区社科联组织课题研究的做法
吴江区社科联始终注重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社科应用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特色、体现吴江特点、具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和促进吴江经济社会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
一、组织有序,指导有力
吴江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局工作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区委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负责对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协调、规划和管理。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理论务虚会,每月结合学习日带头围绕一个重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吴江区社科联每年年初,都要深入机关、基层调查了解,反复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具体的推动和促进加强重点社科应用课题研究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围绕重大课题抓研究、紧跟形势发展抓调研、借助两个刊物抓指导、盯住发展需求抓服务”的总体思路和“年初交任务、季度发通报、定期搞汇总”的具体办法,明确要求从确保数量、提高质量、促进转化、加强组织等4个方面积极做好重点课题研究。区社科联还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了课题审批、情况报告、成果展示、奖惩激励等制度机制,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坚持定期分析一次重点应用课题研究形势,从课题申报、立项到评审、公示,有步骤地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
二、方法灵活,调研深入
为增强社科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吴江区结合自身实际,每年初对年度重点应用课题进行梳理归纳,采取上下结合、课题分工、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的方式,组织课题申报、立项,集中优势力量进行课题攻关。机关各部门和各学会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有关要求,牢牢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重难点问题,紧密结合本单位、本行业、本部门工作实际,按照“立意要高、口子要小,研究要深、措施要实”的要求,科学确定研究方法途径,努力提高社科研究工作质量。一是着眼形势变化搞调研。吴江区社科联紧随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紧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调整出台,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动态走向,紧跟地方经济改革进程,围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产业转型、国家治理东太湖、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城市发展转型以及电子商务、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深入调研人民群众现实思想反映,研究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近两年来先后形成调研成果500多篇。二是结合中心工作搞调研。吴江区社科研究的一大特色是与中心工作贴得紧,区委、区政府领导抓的工作、关注的问题、解决的难题都是社科研究的重点课题。2012年9月,吴江撤市设区,走上了苏州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轨道。面对机遇与挑战,吴江如何在这种社会转型中抓住机遇,实现城区城市地位与品位的全面提升,区社科联积极作为,及时与苏州市社科联、区委党校联手,迅速进行课题研究,形成了《吴江撤市设区后若干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吴江设区发展中亟需协调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对策建议》,分别受到了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3次批示。与此同时,还与苏州科技学院一起组成课题组,形成了《撤市设区:吴江中长期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的研究成果,对吴江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抢抓机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三是坚持上下结合搞调研。吴江区社科联注重把机关与基层、上级与下级、领导与部属的调查研究统一起来,把专职研究与兼职研究统一起来,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了抓社科工作研究的整体合力。大家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带头搞好重点应用课题研究,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2011年和2012年,针对吴江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这一情况,吴江社科联与区老年学学会联手分别就“苏州市吴江区城镇和农村百户老年家庭生存情况及意愿”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形成两篇调研报告,发表于省社科联主办的《社科应用研究》上。
三、成果丰硕,成效明显
近几年,吴江区社科系统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和信息,其中有5篇被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选用。他们坚持把调查与研究、成果与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深化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点规律的认识把握,促进了地方科学发展和生产力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学风,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有思想、有见地、能写会干的社科研究骨干。一是把成果体现到转变思想观念中。吴江区社科联坚持定期组织成果展示、网上交流、座谈研讨、课题评审等活动,梳理成果、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把调研成果中迸发的思想火花、产生的创新思维、获得的经验启示、总结的有益借鉴,及时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建设的先进理念、推动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提高了广大社科工作者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把成果体现到提高决策水平中。吴江区坚持围绕地方特别是基层工作实际,定期反馈上级决策指示贯彻落实情况,梳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运用社科调研成果,做到党委决策能够运用调研成果,工作指导注意推广调研成果,意见建议主要依据调研成果,充分发挥了社科研究成果的“智囊团”作用。2006年,吴江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水平,针对县域经济板块如何率先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做出示范的问题,吴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六大类42个指标体系的“乐居吴江”发展模式,把“乐居城市”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目标,积极构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环境友好、生活舒适、人民满意的“乐居吴江”。在此过程中,吴江社科联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形成了《乐居吴江建设初探》、《水岸与经济联动——彰显乐居吴江的神奇魅力》、《建设乐居城市:我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杠杆》等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其中《大力促进科学发展,积极打造“乐居城市”》荣获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苏州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三是把研究成果体现到推动工作实践中。对重要研究成果,吴江区坚持集体审议,可以推广的,以文件形式下发基层;有借鉴意义的,在《现代领导》、《江南社科》和区委《调查与研究》等刊物上刊载或挂在吴江信息网、社科网专栏。比如,吴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切实传承好、创新好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区社科联通过座谈、了解,很快形成了《文化与城建联姻,继承与创新并举——在吴江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融入文化元素的建议》,很快被领导和有关部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