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老年学学会 张伟新 吴国玖
随着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主动安排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产生了金融服务的需求。但是,老龄金融服务还处在初始阶段,有待于研究探索。
1、理清政府市场边界,加大财政税务支持。建议设立“江苏省老龄金融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扶持和推动我省老龄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2、完善监管模式,支持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资本实力丰厚,风险管理能力强,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保险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必定带来养老金融业的新突破。
3、鼓励经营创新,积极推进“倒按揭”等老龄金融产品。从老龄金融市场细分分析出发,应积极设计新的投资及财务计划产品来满足老龄群体养老等金融需求,使其效用最大化。其中,“倒按揭”即个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要给予特别关注。
4、改善市场环境,推进养老金与金融市场对接。加快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建议成立专门养老金投资运营机构,通过不同资产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
5、提升金融服务理念,强化人文关怀。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金融机构应以服务与产品为载体,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秀文化传统落实在日常服务中,全方位提升老年客户的金融体验。
6、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的理财能力。一是建立健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教育机制。二是把握老年人的特色需求,举办“金融知识进社区和家庭”等系列公益活动。三是老年学校与金融机构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开办老年人金融知识培训班。
7、完善相关制度,切实保障老年人金融权益。一是成立专门
机构统筹管理,其职责包括:制定老年人金融扫盲项目计划和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的财务顾问及监管等。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力度,使之公平对待老龄金融消费者。四是提供培训等智力帮扶,鼓励并支持金融机构成为预防老龄金融诈骗的坚实防线。
(上述专家观点选自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