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会专家观点:江苏老年保障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6-03-30 | 信息来源:

 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

 

     1.自上而下改革——开展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老年社会保障中的改革不是单纯局部地区范围内的改革,许多工作不是某一地区可以解决的。江苏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相应研究,从顶层设计角度全盘规划,制定可行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

    2.政府明确定位——社会救助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中的主导作用。应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积极履行财政职责,承担实施和监管责任,引导民间团体参与,做好救助宣传工作。要建立健全相应政策,如统筹城乡老年社会保障政策、老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等,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引导个人、企业、社会力量提供更多保障,并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老年社会服务事业。

    3.充足资金保障——拓宽来源渠道、发展老年经济。开辟多种渠道筹措老年社会保障资金,如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扩大与监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及民间福利事业参与,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志愿力量等。同时,还应加快发展老年经济,依赖老年经济发展过程的良性循环缓解老年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压力。

    4.引入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发展及专业化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培育民间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服务市场,并进行能力培育及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加大扶持社会组织,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政策制定、评估、检查,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晋升、奖励机制。大力倡导志愿服务,规范志愿队伍管理。

    5.保障政策有效实施——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专项法规出台,对制度意义和地位、理念和原则、主体、对象、类别、标准、程序、机构、人员、管理、资金来源和使用等进行明确规范。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法律素质及权益维护意识。

 (上述专家观点选自江苏省老年学学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