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关于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 精品工程”获奖项目的决定

发布时间:2016-07-06 | 信息来源:

苏社联发[2016 ]40号

 

各市、县(市、区)社科联,省属各学会(研究会)、各有关研究单位,各高校社科联(社科处):

    近年来,省社科联组织的“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得到全省社科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专家学者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共收到单位和个人申报的成果701项。经专家评审,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决定,《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等50个项目为一等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背景下的淮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等150个项目为二等奖(具体名单见“附件”)。希望全省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社科应用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服务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获奖项目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6年7月6日

 

 

 

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获奖项目

 

一等奖50项

项目名称

申报人

单  位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欧向军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农村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报告2014 

冯淑怡

南京农业大学 

新常态下江苏经济新增长点研究 

李芸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浅析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扶持企业“走出去”——基于盐城境外投资现状的实证分析 

叶景龙

盐城市国家税务局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管理 

章立

江苏省科技厅 

支持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研究 

史训平

江苏省财政厅 

加快昆山试验区功能创新的政策建议 

李晓志

江苏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十三五”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刘惟蓝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构筑县域经济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朱乃新

江苏省政府参事室 

基于SFA方法的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效率评价 

戚湧

南京理工大学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路径研究 

骆祖春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王晓红

江苏省委党校 

完善连云港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政策,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运输大通道 

郑焱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指标及实证研究 

王亚利

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推进江苏对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几点建议 

杨春蕾

南通大学 

江苏知识产权密集产业培育模式与对策研究 

顾晓燕

金陵科技学院 

常州市“十三五”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王建华

常州理工学院 

江苏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对策研究 

陈建刚

江苏省委研究室 

“十三五”江苏重点新兴产业技术预测研究 

周文魁

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连云港的影响与对策 

古龙高

江苏省社科院连云港分院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融合体系与政策研究 

权小锋

苏州大学 

苏州制造业升级路径及对策研究 

史嵘

苏州科技大学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金融创新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林乐芬

南京农业大学 

2014年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

谢忠秋

江苏理工学院 

全球价值链贸易:经济影响与江苏对策

戴翔

南京审计大学

日本大学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系列论文 

丁建洋

盐城工学院 

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导论 

崔景贵

江苏理工学院 

中国民族民间手语舞蹈 

庞佳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 

陈章龙

南京财经大学 

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与家庭建设研究 

缪志红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宋农村

徐州工程学院 

“十三五”徐州教育发展规划决策咨询报告 

徐锋

徐州工程学院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建构的理论与实践 

陈寿根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强校软环境资源优化研究 

张宁

徐州工程学院 

高等院校的绩效管理 

朱千波

南通市社科联 

“生源红利”消退背景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李峻

南京邮电大学 

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 

王运武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饮用水源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 

杨莉

南京邮电大学 

环境、心态与城市衰落——生态民俗视角下的近代淮安 

王娜

淮阴工学院 

农村垃圾分类及处置研究 

魏垂敬

沛县政府督查室 

“十三五”时期江苏文化改革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研究 

李惠芬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新闻出版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 

杨海平

南京大学 

地方高校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与途径研究 

薛以伟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调研报告 

邢小刚

金陵科技学院 

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原”出“高峰”的对策研究 

王廷信

东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陈晓雪

江苏理工学院 

我国水权取得之优先位序规则的立法建构 

单平基

东南大学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分割式困境与对策 

曾维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调查与建议 

陈向阳

江苏省委研究室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重要问题研究 

徐玉生

江南大学 

 

二等奖150项

 

项目名称

申报人

单  位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背景下的淮河文化产业带建设 

柳邦坤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朱娅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不同层次人才异质性分解的视角 

樊士德

南京审计大学 

盐城市西部沿边城镇轴发展咨询报告 

李传武

盐城师范学院 

低碳经济与我国国际分工战略的调整 

张为付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存在工业偏向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谭洪波

扬州大学 

从审计视角看我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对策建议 

万晓义

南京市审计局 

徐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中强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中心城市建设进程评估与对策研究 

上官敬芝

徐州工程学院 

南通沿海前沿区域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杨晓峰

南通市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 

互联网+农业:江苏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研究

潘时常

泰州市社科联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财政专项资金可追溯机制研究 

杨挺

江苏省财政厅 

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下的淮安港口发展策略研究 

庞进亮

淮安市社科联 

关于建立中韩(无锡)科技金融服务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发展规划) 

曹炳汝

无锡市新吴区经发局 

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电商拓市研究 

黄卫东

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江宁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调研报告 

周勇

东南大学 

江苏省农业精准补贴政策研究 

孙国贵

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 

消费减负:强企富民的治本之道

沈和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化建设与协调发展研究 

毛帅

中国矿业大学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乔桂明

苏州大学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效应的区域测算 

李自琼

江苏理工学院 

“消费性聚集经济”视角下消费性服务业促进江苏城市经济“双向转型”研究 

郑国中

常州大学 

扬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质量分析与研究 

顾平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省文化产业供给状况研究报告 

黄雪丽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Ⅳ) 

钱忠好

扬州大学 

江苏“十三五”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路、重点与对策 

黎峰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沿东陇海线地区参与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古璇

淮海工学院 

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效率评价 

罗利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发展 

张国鹏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制造业人力资本优势重塑的对策研究 

洪世勤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报告 

刘明

南京理工大学 

构建双创生态系统  抢占创新创业先机 

陈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科技创新驱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研究 

徐盈之

东南大学 

南京建设全国性信息枢纽(信息港)的战略研究与对策建议 

张洁

南京市信息中心 

连淮扬镇高铁对高邮市的影响及对策 

曹丰汉

高邮市社科联 

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信任机制构建研究——以江苏品牌食品加工企业为例 

高原

金陵科技学院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陇海区域经济联动机制研究 

张凯

徐州市委党校 

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与创建自贸区问题研究 

曹旭平

常熟理工学院 

绿色发展的“盐城答卷”——“东方湿地之都”绿色发展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陈法金

盐城市社科联 

港口物流系统协同竞争机制研究 

胡林凤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张燕

三江学院 

苏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童举希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工业企业人才竞争力100强报告(2015) 

王慧敏

河海大学 

江苏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胡启兵

常州工学院 

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服务业发展——基于拟合实验法的苏常两市比较研究 

金中坤

常州工学院 

经济新常态下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路经研究 

彭明唱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研究 

林丽

宿迁学院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路径 

吴林海

江南大学 

关于促进扬州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思考

林宁

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

南京市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查咨询报告

马志娟

南京审计大学

“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胡小海

江苏理工学院 

陆海统筹发展谋划改革大局

黄元宰

南通市发改委

苏州经济碳足迹时空格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传明

苏州科技大学 

“自组织化”之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陈元媛

南京林业大学 

政治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建议 

李彰有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李玉倩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审视 

费坚

扬州大学 

强制医疗执行监督实证分析 

黄凯东

南通市通州区社科联 

新形势下高校国际形势教育路径研究 

王坤

南京工业大学 

关于加快推进苏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牛士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超越

张羽程

江苏理工学院 

CBI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实证研究——以我院艺术生为研究对象 

张云霞

徐州工程学院 

常州高校日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及战略突破 

王永萍

常州大学 

高校科技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对策研究 

周丽琴

江苏理工学院 

高等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胡恩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际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研究 

舒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动态优化机制研究 

桑雷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深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路径研究 

孙绪敏

南京师范大学 

高校档案嵌入文化校园建设研究 

张宏静

南京邮电大学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证研究 

马建富

江苏理工学院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孙建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基于“6T"路径的ESP课程项目任务实践与效果研究 

孔繁霞

南京农业大学 

提升高职生文化自觉培养能力的研究报告 

陆晓波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沿海高职教育研究 

曹玉平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过程管理研究 

侯文军

南京林业大学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培训机制研究 

郑爱翔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日本现代工程教育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叶磊

盐城工学院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体系 

高新柱

中国药科大学 

整合数据资源 提升服务质效 

孙长举

江苏省淮安地方税务局 

美丽乡村可持续营建策略研究——阳山镇朱村案例的实证解析 

门坤玲

江南大学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 

刘思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危机治理下的网络舆情导控机制研究报告 

刘彬

江苏警官学院 

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同质化与高等教育关联性分析应对 

胡策

南京邮电大学 

苏南宜居城市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 

熊国平

东南大学 

江苏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基于江苏溱湖风景区的调查 

郭剑英

南京林业大学 

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 

范凌云

苏州科技学院 

基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江苏高校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杨虎

江苏科技大学 

风险与规避:低龄老年失地农民产出性老龄化实证研究

于兰华

南通大学 

“环境美的新江苏”的综合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闵亚琴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扬州旅游服务国际化研究报告 

孔悫

扬州市社科联 

民俗体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江苏省为例 

储亚娟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君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思考 

张国平

常熟理工学院 

乡贤与社会治理

袁灿兴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调查报告 

邹伟

南京农业大学 

规范化视角下南通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钱雪飞

南通大学 

推进江苏智慧政务建设研究 

周荣华

江苏省信息中心 

江苏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及对策研究 

苗春霞

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措施情况评估报告 

金世斌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基层残联理事长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以江苏省J和Y市为例 

许巧仙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增强推进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工作定力 

刘宗尧

徐州市社科联 

电子商务推荐服务的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 

岑咏华

南京理工大学 

徐州市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张广凤

徐州工程学院 

加快苏州市区公共交通换乘系统建设的对策研究 

张丽岩

苏州科技大学 

学会管理创新:学会协作 

夏东荣

江苏省社科联 

加快江苏省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研究 

郑美艳

南京体育学院 

常州构建城市农业景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邰杰

江苏理工学院 

盐阜地狱文化在新型城镇化户外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陈明明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推进书香江苏建设》等六篇系列论文 

徐忆农

南京图书馆 

江南农耕文化产业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孙其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北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性”发展与“活态化”传承研究 

仇琛

徐州工程学院 

跨文化语境下的替代翻译及其转喻理据 

唐祥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海文化及彰显其魅力对策研究 

王敦琴

南通大学 

论中庸思想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张苇

盐城工学院 

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定位研究(系列论文)

王兵

南京图书馆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楚小庆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艺术的自我整合——从艺术跨界作品表现形式论艺术创意的建构逻辑 

徐子涵

东南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契合的维度、途径及意义 

孙国强

江苏理工学院 

“民间毕加索”的发现与”异化”

张欧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论杨潮观杂剧的悲剧意蕴与审美基质

李秋新

江苏理工学院

着力提升江苏社会组织培育的精细化水平 

吴青熹

江苏省委党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海门为例 

张琳

江苏师范大学 

人才工作中政府购买服务的实现形式研究 

张成

海门市社科联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江苏实践

张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广飞

盐城师范学院

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规范化研究 

茅仲华

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构建江苏企业赴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思考 

杨丹

南京师范大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江苏建设的目标和路径研究 

方乐

南京师范大学 

大数据时代中的“大数据”法律保护体系研究报告 

蒋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 

胡炜

盐城师范学院 

新经济下生态税法律制度研究 

董玉荣

江苏大学 

社会治理创新目标下的行政许可后续监管理论与实践——以信息均衡为视角 

徐晓明

扬州市社科联

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陈广华

河海大学 

《江苏省旅游条例(草案)》立法咨询报告 

印伟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滴滴专车时代出租车行业的依法管理研究 

陈朋

南通市社科联 

“十三五”江苏沿海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与法治保障

刘利平

盐城师范学院 

我国急需制定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治理规范 

徐敏宁

江苏省委党校 

当前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效性研究报告 

郝志强

徐州医科大学 

“八项规定”后基层公务员的心态:以江苏为例 

王培智

江苏省委党校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的统一: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 

朱世龙

常州大学 

深入推进我省“阳光信访”的对策建议 

卓晓宁

淮安市委党校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工具箱和匹配性考察 

季璐

南京农业大学 

综合标准化与公共服务提升——来自苏州市的创新实践

田晓明

苏州大学 

江苏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 

后小仙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向新型智库转型研究报告 

张云霞

江南大学 

社区建设的政策背景和政策创制研究 

刘玉东

南京市委党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杨斌

江苏开放大学 

南京江北新区社会治理的瓶颈与路径 

马海韵

南京工业大学 

加快我省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疏导的对策建议 

叶战备

苏州大学 

古镇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游客行为意向影响研究——以江苏窑湾古镇为例

宿爱云

江苏理工学院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