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学会专家观点:中国现代化阶段性与苏南样本

发布时间:2019-01-30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  宋林飞教授


1.探究“中国成功”的秘密。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成功的秘密。改革开放是动力、路径与方法,是解决过河的桥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目的、过程与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这一伟大实践的,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这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动力强,中国现代化进程就会快;动力弱,中国现代化进程就会慢。同时,中国发展快来自强大的组织力。从小康、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任接着一任干,没有后任否定前任。这种齐心合力的局面,必然带来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的秘密,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制度带来的政治民主、政治合作、政治协调、政治稳定,是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与爆发力。

2.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成功,不仅仅经济社会现代化还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人的现代化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中度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在即将到来的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要解决小康社会阶段留下来的两大问题:贫富分化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现代化的最高阶段。习总书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现代化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总书记提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

3.率先推进区域现代化的苏南样本。2013年425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从《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指标体系来看,2017年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进程评估结果如下:一是80%的指标已经达标或接近达标。《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44个三级指标中,2017年已经有31个指标达到目标值,包括人力资源水平、公共交通服务、居民住房水平、基本社会保障等;二是少数指标相对滞后。8个指标还有差距,包括: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总的来看,2020年苏南将如期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同时,我们要看到,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中低端、核心技术不充分是苏南发展的短板,今后工作难点与重点是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实现新的突破带动高质量发展。

4.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现代化新的趋势是智能化,就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越来越便捷的智能服务,同时也带来了结构性失业、贫富分化等冲击。这是社科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上述观点根据作者在省社科界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学会论坛上发言整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