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2025第五届文化产业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19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5第五届文化产业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15日,由省文化产业学会承办2025届文化产业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孙乐强等领导到会致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文旅企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省社科院人工智能与社科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胡勇主持。 

 2025第五届文化产业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

张新科指出,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必将是一个从自信走向自觉、从生产走向创造、从融合走向重塑、从传播走向共建的过程。对于做好下一步工作,他强调:一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二是强化理论思考、重视实践创新;三是守住文化精神根基,开拓文明新空间,从而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推动文化产业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与时代感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省文化产业学会会长、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从学术与实证角度,阐释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创新的驱动作用。他指出,在十五五政策导向下,数据已成为文化产业核心生产要素,公共数据开放加速了AI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敦煌数字艺术展、云冈石窟智慧保护、苏州漳缎AI创作模型等案例,探讨了数据要素在文化遗产活化、非遗传承、文旅创新中的核心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围绕城市形象的识别与文化IP生成,剖析数字时代城市传播的变革逻辑。他结合淄博烧烤、开封夜骑、冰雪尔滨、苏超狂欢四大案例,提出城市IP生成的三大关键:一是激活民间主导的自传播机制,以青年文化、模因表达为触发点;二是夯实产业承接基础,确保流量能转化为可持续消费;三是挖掘原生文化基因,而非刻意制造文化符号。他强调,成功的城市IP需实现政府、市场、民间的协同,让城市文化从被传播走向自然生长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以后创意时代:人机共创的异托邦想象为主题,聚焦技术临界点下的产业范式革命指出SoraChatGPT等技术突破推动人机关系实现主体、思维、文化三重位移。引入福柯异托邦理论,强调其镜像性、差异性、并置性特征,为理解人机共创提供批判性框架。在实践层面,人机共创呈现增效工具、灵感伙伴、文化镜鉴三维图景,但需警惕算法茧房、情感割裂等风险。

会议还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主题包含人文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数智化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消费与业态创新等。

 

(供稿:省文化产业学会  校审:鱼雪萍  部门:省社科联学会部)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