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的建设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承担单位: 江苏省委党校
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桑学成 王 奇 卢先福
本课题负责人: 桑学成
课题主要参加人员: 王世谊 董连翔 周延胜 倪春青 叶绪江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3年4月23日
【内容提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组织工作内在规律,不断推动组织工作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对于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江苏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总结了江苏组织工作创新的成就和经验,包括:理论武装工作、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管人才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
本课题明确了新形势下江苏组织工作创新的科学化目标,即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理论体系、科学的组织工作价值目标、科学的组织工作布局、科学的组织工作体制机制、科学的组织工作方式方法。
针对制约和影响提高江苏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突出问题,提出江苏组织工作创新需要着力把握的六个重点:一是坚持多渠道教育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把握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是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四是围绕“强组织、增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是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机制;六是带头创先争优,坚持以先进组工文化引领组织工作创新。
新形势下江苏组织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
一、组织工作创新是江苏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组织保证
1.组织工作创新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强大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动力的实践说明,只有创新党的组织工作,才能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
2.组织工作创新是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对江苏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织工作要主动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在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公信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扩大党的组织工作覆盖面、改进党组织工作方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做出新贡献。
3.组织工作创新是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核心任务。省委《关于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意见》提出,江苏要实施思想理论武装、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建设、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人才优先发展、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弘扬优良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八项行动”。组织工作创新是实施“八项行动”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必须以组织工作创新推动党建工作创新。
二、江苏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
1.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金钥匙”,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组织工作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江苏始终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组织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弘扬“四千四万”优良传统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做到“四个清醒认识、四个不为”,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江苏始终坚持把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的关键,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提高领导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工作本领的重要方法,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和推进干部交流,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3.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党管人才工作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逐步形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人才培养效果不断增强,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渠道不断拓宽,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不断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统揽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强基工程”,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入开展“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实施大学生村官“百千万干部人才培养”工程;集中推出农村、社区、民企等9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法,基层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
5.把推进制度创新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一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组织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取得新进展。在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制度成果。
江苏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组织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服从服务于“两个率先”目标,确保组织工作为完成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提供保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保组织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注重把改革成果和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必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民主开放为格局,确保组织工作的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三、以科学化为目标创新江苏组织工作
1.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理论体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组织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创新实践,建立健全党的干部工作、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理论体系;借鉴国外政党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文官制度的有用经验;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科学成果。
2.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价值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指针,服从服务于推进“两个率先”大局;坚持“让党组织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价值标准,把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和干部工作公信度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杠杆和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3.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布局。加强科学谋划,注重研究制定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等各领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优化整合资源,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形成整体合力;搞好统筹协调,推进组织工作出精品、出亮点、出成效。
4.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体制机制。在制度体系上,一是科学设计,重视整体性;二是注重实效,注重可操作性;三是把握重点,突出方向性;四是强化执行,保证严肃性。在机制创新上,一是建立透明的组织工作信息公开机制;二是建立互动的组织工作群众参与机制;三是建立开放的党员群众服务机制;四是建立立体的组织工作评价机制。
5.努力形成科学的组织工作方式方法。一是把加强战略谋划作为有力抓手,二是把量化分析作为重要工具,三是把系统化类别化精细化作为重要方法,四是把建立调查评估反馈系统作为重要杠杆,五是把深入基层研究实践规律作为重要途径。
四、江苏组织工作创新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
1.坚持多渠道教育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德”为重点抓好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实践锻炼为重点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以关键岗位为重点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功能。
2.把握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协调推进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机制的改革创新;制定实施县乡干部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办法,拓宽基层干部成长成才的制度通道;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完善配套保障制度;以重视制度设计和突破制度瓶颈为落脚点,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路;对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进行总结,把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科学规范的制度。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科学配置党内权力,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以扩大基层党组织直选范围和差额选举比例为突破口,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4.围绕“强组织、增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推进组织设置创新;突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管理,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突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发挥作用,推进工作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机关干部“三走进三服务”、基层干部“三代三帮”活动,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
5.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机制。处理好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引进和用好创新创业人才;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用好人才的关系,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处理好人才工作中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6.带头创先争优,坚持以先进组工文化引领组织工作创新。加强价值文化建设,引领组织工作思路创新;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引领组织工作实践创新;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引领组织工作机制创新;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