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王兴平教授
城市产业空间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载体,是城市产业发展的空间平台和关键要素。城市实体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关联的产业空间要素供给的优化。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城市产业空间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借鉴历史经验,瞄准趋势要求,当前城市产业空间供给优化应该突出以下方面:一是促进开发区空间的转型升级和再开发。研判各类新型制造业的空间需求特征和空间使用特性,对当前以传统厂房为主的开发区空间进行系统改造提升,必须推动其既有产业逐步退出,对既有产业空间进行系统改造,建设适合承接和集聚新业态的新产业空间。比如南京西部新港建成区,核心区4平方公里的“低产田”正在“腾笼换凤”,为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置换发展空间;中部片区工业区正在向科技文旅先行区转型。二是培育壮大各类创新空间。城市创新空间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人以及高端装备,其对于城市其他各类空间的负外部性相对较低、对于高端生产要素的邻近性要求较高,需要与各类知识、技术源接近而不是传统产业空间需要邻近。必须尊重其空间规律,在城市的各类适宜区位上系统布局各类创新空间,支撑和吸纳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结合。三是健全各类新型产业服务空间。面向新型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新技术的支撑,需要系统化配置各类产业服务空间,形成从要素集聚、制造到流通、消费全环节的产业服务空间,并涵盖从生活到生态的全领域产业服务体系。还应注重虚拟服务网络和实体服务体系的匹配与融合发展。四是完善产业空间改革的各类政策体系。从传统产业空间向新的产业空间供给转型和提升,大量的政策约束需要进行系统性体制和机制改革,需要突破过去的制度和机制约束,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与各类新型实体经济业态、形态和产业人群活动特征、利益诉求等相一致的空间供给政策体系。
(上述观点根据作者在“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