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会专家观点:智能制造的发展及存在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18-01-23 | 信息来源:

南京大学  张骁教授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制造业转型进入攻坚期,加快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更广、更深、更快地融合创新,对驱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激发万众智慧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来看,智能制造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一是产品的智能化。在产品当中通过加入传感器、存储器、控制器,实现产品的可感知、能定位、能互联的状态。比如,金风科技生产的风力发电设备,在风力发电的设备当中加入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终端装置的安装,可以提前通过后台反馈的数据,在风机运转过程中判断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故障。通过产品智能化的转型,每一台风机每年可以多发1万元的电,节约25%的成本。二是生产线的智能化。通过自动化装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操作单元以及整个生产流水线上,各工序自动化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实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决策和加工过程中的智能自主控制。三是平台智能化。通过各智能终端与运营软件中产生和沉淀的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处理手段,提供具有柔性化响应能力的大规模定制服务。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平台,企业可以捕捉到产品在每一个环节的信息,而任何环节也可以在与其他环节信息的交互中,找到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尚品宅配的智能工厂,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元器件有问题,则系统会自动停止使用该器件的产品生产,出错率从30%下降到3%,日产能力提升了10倍。智能平台的价值就在于:精准的定制化、快速响应、低成本和全过程可跟踪。

    但是智能制造目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核心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缺乏创新。低压电器、紧固件(螺丝)、轴承等量大面广的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中的高端产品必须依赖进口;高精度、大尺寸等关键零件的精密加工需要高端锻压机床,但随着我国高精度、深拉伸、超低速等极端工况需求的增加,我国锻压机床自主设计开发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国有软件占有率低。高端工业软件市场国有软件占有率不到20%,中低端工业软件市场国有软件占有率不到50%。因此实现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中国智能制造的切入点应放在前期的智能化设计和后期的智能化服务,同时补上相应的高档工业软件,在条件成熟时再广泛开展智能工厂建设,避免落入世界智能加工厂的陷阱。

 

    (上述观点根据作者在“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2017年第4期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