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年会暨“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州举办

发布时间:2016-07-18 | 信息来源:

 

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年会暨“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州举办

 

    2016年7月8-10日,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暨“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举办,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出席并在论坛互动交流环节发言。

    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本次论坛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为主题,顺应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趋势和潮流,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情怀,展现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务实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瑞士联邦议会国民院议长马克瓦尔德、肯尼亚副总统鲁托、老挝副总理本通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视频贺信。本次论坛年会会期3天,有1000余位中外嘉宾应邀与会。

    9日下午,“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论坛并讲话,她指出,共话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全球性话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新的视角、新的眼光,探讨智库建设如何为绿色发展服务,搭建国内外智库合作交流平台,以新的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新方式,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与会嘉宾围绕“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以前瞻的眼光、全新的视角、辩证的思维,围绕绿色发展与贵州一、二、三产业融合,贵州山地农业、山地旅游发展,第三方评估在推进发展中的作用,生态文明与产业融合,绿色发展动力构成等方面进行主旨演讲和发言。指出要依托“智库”资源和论坛成果,加强绿色发展产、学、研对接,推动成果转化,为践行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政府、企业、包括社科联在内的智库机构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各自发挥优势,要加强智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生态文化交流疏经通络,为生态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在大会的互动交流环节,刘德海书记以“拓展社科联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职责内涵为题”发言。刘德海指出,社科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科界五路大军的桥梁和纽带,要拓宽工作视野,拓展职责内涵,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一要加强智库问题研究。建设新型智库,要研究先行,重点搞清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在哪里,“新”在何处,如何成“型”,在把握智库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升智库建设的理性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二要推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新型智库发展水平,并不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高端智库,而取决于是否形成了新的体系和机制。三是推动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新型智库是一种导向机制,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同时也是一种评价和人才培养机制。四是要充分发挥智库的社会功能,加大对社会智库的培育力度。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倡议下,本次论坛一致通过了《智库合作宣言》,倡导建立中国国际智库联盟长效合作机制。大家认为,国内外智库间要以提供思想、教育公众、汇聚人才、发布成果为目标,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交流互动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建言献策、评估评价、学术交流、互访讲学等工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推动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大家一致认为,要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着力搭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合作的桥梁,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合作的生态文明合作框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积极研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更加注重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开展国际合作,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共建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美丽的绿色化地球家园。

    此次主题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联部中国“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高校、民间机构、社会科学界领导、智库专家、企业界以及新闻媒体4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20余家媒体对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省社科联研究室  刘西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