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5日,由江苏省社科联承办的华东地区社科联社科普及工作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和湖南省社科联的近30名社科普及工作者齐聚南京,共同围绕“社科普及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和“社科公益讲坛的创新与管理”进行交流研讨。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出席并致辞,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主持会议。
刘德海对与会代表来江苏交流研讨社科科普及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江苏省社科联的基本情况、特色工作和今年以来社科普及几项主要工作。他指出,今年以来,江苏省社科联在社科普及工作方面进一步探索,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推进全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省市共建100家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目标任务。二是推进我省社科普及地方立法。上个月,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条例文本,有望列入明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正式项目,争取在明年9月社科普及宣传周前通过实施。三是推进全省社科普及骨干培训。5月上旬,组织了首次全省社科普及骨干培训班,150余人参加了培训。大家对这次培训普遍反应热烈,认为对加强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基层社科普及工作水平有切实帮助。四是推进社科普及读物研发传播。采用定向委托、招标签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推进原创有特色的社科普及作品研发,组织出版了《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为统领的系列读物。同时,每年将全省各级社科联以及学会、社科普及基地等组织的人文社科讲座讲稿遴选汇编,出版讲座年度选编本。另外,今年以“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为主题,省、市、县社科联三级联动,组织开展了全省第十二届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还与南京大学合作,正在组织第三次全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
会上,各省、直辖市社科联代表围绕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江苏社科联认为,社科普及基地要注重创新拓展,有效增强生机活力,要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自选动作”的挖掘。浙江社科联认为,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要用社会学的视野、管理学的方法来支撑和管理基地。要把社科普及基地建设纳入文明县(市、区)的测评体系。安徽社科联认为,社科普及基地的布局要根据基地的类型和特点,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发展,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社科普及网络。江西社科联认为,要加强宣传,有效提升社科普及基地的社会效应。上海社科联认为,社科讲坛要在讲座课程设计、讲坛运行、讲座管理和信息传播等方面进行探索。福建社科联认为,社科讲坛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建立主讲人信息库、积极向基层推荐优秀主讲专家、开展名师专家和精品课评选、利用现代传媒扩大名师精品课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等方式,不断创新发展社科讲坛。湖南社科联认为,社科讲坛要改变以往的说教形式,增加主讲专家与媒体和受众的问答互动环节。“湖湘大学堂”进行了尝试,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山东社科联认为,制度管长远,效率靠机制、靠落实,要将社科普及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必须依据新出台的《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推进机制、监测评估制度、经费保障机制等。这些建议,为做好下阶段社科普及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和措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前往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调研。(省社科联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