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迎接省社科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社科专家系列笔谈之三

发布时间:2014-08-22 | 信息来源:

 

加强语言能力研究  推进江苏社科强省建设

 

江苏师范大学  杨亦鸣

 

一、“中国梦”与语言能力研究

    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加强国家硬实力的建设,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加强软实力的建设,而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首要的就是语言能力建设。不论多么伟大的梦想,都要用语言去表述,即使普通的做梦也离不开说话,所以“中国梦”的实现要从“说话”做起,国家必须加强语言能力的建设。

     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母语教育现状堪忧,语言与书写能力退化,英语被畸形强化,其教学效果却是高投入低效率;同时,各类从业人员语言能力严重不足,城管执法、医患关系等各类不和谐事件的形成,“不会说话”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公务员在突发事件面前信口雌黄,如被讽刺为高铁体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有些高级干部不会针对谈论的问题即兴发言,以致十八大之后多位政治局常委在主持讨论的时候要求发言“不念稿”。语言能力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执政能力,更遑论通过我们的言行来体现中国的价值观和表现出引领世界的思想力量。习近平同志曾严厉批评某些干部“不会说话”,说他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因此,“会说话”已经成为语言能力建设的重要问题。

    当今时代语言能力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科技硬实力。世界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语言能力研究的重要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在2013年初推出了30亿美元的“人脑活动绘图计划”和10亿欧元的“人脑工程”计划,此项计划不仅直指语言能力脑机制的研究,还“具有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铺平道路的潜力”。在语言能力这一体现国家科技硬实力的世界性前沿课题面前,中国毫无疑问不能缺席。

    语言能力研究不仅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前沿科学问题,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因此《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到2020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国家语言实力显著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二、以“语言能力”研究为抓手,推进江苏社科强省建设

 

    江苏省是社科大省,社科研究力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特别是语言能力研究国内领先。2014年6月5-6日,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世界语言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大会主题为“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此次大会是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后续成果,是首次由一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召开的语言类国际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形成的成果文件《苏州共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世界语言文化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主办单位和相关承办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江苏的语言能力研究团队独自承担了大会的策划工作,包括撰写“世界语言大会策划方案”得到中国政府的采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次协商和谈判确定将“语言能力”作为世界语言大会的核心概念并将之推向世界,撰写了大会相关概念文件、背景文件和成果文件的草本,参与国家和部省领导讲话稿的撰写和讨论,以及会议日程安排、网站建设、宣传片制作、国外专家遴选和邀请、所有文件的中英法西文的翻译等。

    江苏省在语言能力研究方面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要全面开展前述的语言能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落实《苏州共识》,为世界各国做出表率,同时以语言能力研究为抓手,做大做强江苏社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江苏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做出贡献,还需江苏语言能力研究团队牵头,协同国内外语言能力研究的高水平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当前的语言能力研究已不是任何单一学科门类、学术团体、学术机构能够解决的,而是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医学等多种学科,必须打破学科、高校、研究院所和诊疗康复机构等相关单位之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开展协同创新,才能完成这一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任务。

    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在国家语委、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国内首家“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现已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并围绕实现“中国梦”、切实提升语言能力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以先进的协同创新机制和一流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导引,提出了三大工作目标:一是搭建有关语言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的平台;二是建成为我国各类语言能力标准制定与推广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语言能力提升事业的工作母机;三是建成服务我国有关语言与语言能力重大决策的国家级智库,成为推动语言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

    目前,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基于学习大数据个性化服务的“学堂在线”已发布,中心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成立的中国首个“聋人手语研究博士后流动站”已签约,中国首个“手语播音与主持”硕士生培养项目已经开始招生;在科研方面,中心目前在研的国家973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其他国家、省部级项目共14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充分说明了我省语言能力研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江苏省社科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江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担负着团结凝聚社科界“五路大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推动社科强省建设的时代重任。江苏省社科联在组织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智囊作用的同时,应进一步选准江苏在国内具有领先和特色地位的人文基础研究领域为新的“发力点”,推动这些领域和学科迅速走向国内一流和国际前沿,这是深入推进社科强省建设的有效途径。相信在省社科联统筹谋划下,充分发挥好社科界“五路大军”主力作用,江苏社科界一定能够为推动社科强省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推进“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教育部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