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迎接省社科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社科专家系列笔谈之二

发布时间:2014-08-21 | 信息来源:

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哲学智慧

 

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何怀远

 

    经过不到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也跨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这一令世界惊异的历史过程中,江苏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领跑方队。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在这一关节点上,需要哲学智慧的支撑来实现新的质的飞跃。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一方面,世界对中国的态度正在改变。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以自己的实力影响着世界,世界也正在以惊异的目光和复杂的心态注视着中国。中国不发达,发达国家把中国视为世界的祸水和累赘,蔑视中国;中国发展了,他们又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甚至敌人,遏制中国。中国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享受中国发展的红利。但是,一个习惯于中国落后的西方世界,中国落后的思维定势在西方政治家头脑中根深蒂固,在享受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又在提防、抵制、遏制中国,有人把中国视为“闯进瓷器店中的一头野象”,有人担心中国人过上和他们一样高的生活水平会给世界带来灾难。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战略东移,伙同自己的盟国围堵中国,一些具有地区霸权野心的邻国也对中国心存芥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只是中国发展外部条件恶化的开始,中国的发展既是不可阻挡的,但发展阻力短时间加大也是不可避免的。能否让世界普遍享有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理性地看待中国、全面接纳中国、与中国平等相待,需要我们对世界进行耐心的、深入的思想说服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中国影响世界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中国在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过程中能否同时成为世界思想提升的引擎?对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可以出口传播思想的电视机但无能输出思想。这句话我们当然不能苟同,但我们反思自己现在确实还没有向世界传播思想的战略规划。因此,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影响世界,让世界享受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接纳中国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的关键,也是中国提升软实力的根本。如何让行走于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具有良好世界公民的素质,如何在发展中国过程中塑造中国健全的大国形象,发挥相应的大国影响,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江苏作为国家开放的前沿阵地、江苏人作为走向世界的最活跃力量,如何在这一历史使命中发挥率先作用,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引领世界未来的哲学智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我国开放的质量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30多年来,我们为了摆脱贫穷,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存在,在改革开放的相当长的过程中,我们从厌恶西方、抵制西方,到拥抱西方,甚至一些人、一些地区几乎到了“唯洋是先”,“从洋如流”而食洋不化,饥不择食地吸收外资,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然而,我们既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也成了世界落后技术的转移地,甚至污染企业的垃圾场;我们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同时也接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转移;我们享受了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也深深浸染了西方享乐主义人生观、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西方,如何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哲学思索。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方略,已经大踏步地跨入了经济大国的行列,但是,我们在解决了“生存性难题”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性难题”。 “发展性难题”不仅要求具备解决问题的物质条件,还必须创新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每个地区、每位领导干部,能否从心灵深处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的同时保护环境、建设自然,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全面提高经济质量,这既涉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涉及子孙后代的健康。解决发展性难题,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更需要哲学智慧。

    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目前,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没能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相协调、相适应,我们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等,在不同阶层之间、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不平衡、不公正严重存在,已经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感召力;人们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遵法守纪意识和习惯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我们权力部门、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意识和习惯也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在社会问题面前,畏首畏尾与简单粗暴并存。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事关中国梦的成败,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需要哲学智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除了“文革”十年极左意识形态造成的观念桎梏,然而,告别了平均主义却造成了社会收入的较大差距甚至贫穷分化;激发了竞争意识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普遍的陌化和戒备;增强了权利意识却弱化了集体意识和恻隐之心;摆脱了小富即安却膨胀了私欲和贪婪;刚刚走出贫穷却快速养成享乐主义人生观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我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是,土与洋、新潮与守旧、城与乡的范式正在撕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体的胖与瘦、中国的马褂与外国的西装等都在美与丑、土与洋、新潮与守旧的审美范式中反复轮回,背后都是强大的政治或经济力量的无情操纵,但反复被蹂躏的总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走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需要哲学智慧。

    在社会发展需要哲学的时候,哲学需要发展和改变,社会应当给哲学更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可是,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中,宫廷争权、后宫争宠、武侠暴力、尔虞我诈、色情凶杀比比皆是,哲学等高雅文化不见踪影,《百家讲坛》中马克思主义连一家之位都没有。这种现状与我们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不相称的。也许人们会用点击率、收视率、上座率、影响因子等来为这种现状开脱,其实,人们对于低俗东西的需要往往比对高雅东西的需要更强烈,所以,让人高雅难,让人低俗易。江苏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先省份,应当做出与自己的经济科技贡献率相一致的思想贡献率。为此,我们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要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思想文化更多的存在发出回声阵地、发展空间和物质条件。在这方面,江苏电视台的《时代问答》为我们树立一个好的范本。江苏的社科理论界应当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在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开辟更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思想文化的讲坛、论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设立更多的哲学等学科的创新基地、创新团队;创立江苏原创思想高层论坛等等,为江苏、为国家、为世界提供思想智慧。

    总之,在江苏省社会科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一时间结点上,我们期待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包括哲学界同仁能够凝心聚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多出理论创新成果,为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哲学博士,先后担任过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科研部部长、党委常委,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南京政治学院学报》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全军院校政治工作教学联席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