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9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2025年9月2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来自全省高校、科研机构等2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江苏建设”主题,研讨理论热点、跟踪实践前沿、开展学术交流。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宫向阳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办学历程。近年来,苏州大学立足苏州,服务地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政治学与法学学科建设,积极助力法治江苏建设。此次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作为,也是凝心聚力推动我省担当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做贡献的重要举措。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苏州市社科联主席顾万勇表示,今年以来,全市社科界围绕“人文经济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法治江苏”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产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有力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十五五”社科事业发展谋划之际,苏州将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阐释、人才集聚、转化应用“三个高地”,突出“五个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大力推进高水平社科强市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更多社科智慧和力量。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指出,每个专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化灵魂。仅靠关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提升还不够,必须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德国洪堡大学法学院门口的两块牌子,提醒每个专业都应坚守自身的传统与文化;每个专业都要讲好自己的故事。政治学与法学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专业发展史的梳理与研究;每个专业都要制定良好的课程计划。当前正值“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际,应以此为契机,围绕时代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计划,将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关键能力全面纳入教学体系,并将相关理念切实落实到教材编写与使用中,为专业发展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实践指向。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在专家主旨报告环节,江苏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深刻阐释“法治江苏建设的实践逻辑和未来面向”。在深入剖析法治江苏建设的演进逻辑和法治江苏建设在定位、体系、路径、运行四个方面的创新后,他指出,法治江苏建设的未来面向,既要捍卫先行荣誉,也要承担“挑大梁”责任,推进高质量发展,维护法治大局,带动区域发展;既要着眼于“内”,也要聚焦于“外”,为全方位出海的“大航海”时代提供法治保障;既要护航动能澎湃,也要保障绵绵用力,助力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共同富裕、民生福祉和平安江苏建设,切实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明军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为题作学术报告。在他看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照法律和制度安排,通过协商程序前置和延伸拓展人民参与的主体与时空,以协商与表决复合的民主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在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全过程当家作主的功能,达成民主效能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民主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保障实现的路径,包括全过程人民民主程序法的确立,政治权力结构由人格化向法理化的根本转型,以及法治文化的成长和厚植。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扬州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承堂探讨了“规制型法律的公民实施”问题。他指出,在制定规制型法律的过程中,立法机构并没有对大量未经组织的分散利益主体(例如,消费者或公民)的权益给予适当考虑。作为规制型法律公共实施的补充机制,公法诉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试图通过在相关法律中引入公法诉讼条款,以消解我国当前对分散利益主体权益保护不足所带来的诸种困境。他表示,规制型法律的规制领域既包括经济性规制,也包括社会性规制。它们解决的是大规模的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乃至政治意义的问题。具体到我国的各个部门法,“国家的所有干预并不都属于经济法中的规制”,还包括社会法与环境法等具有现代性的法律中的规制。
聚焦推进法治江苏建设  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在苏州举行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方雷围绕“法治建设的政治价值”议题展开交流。他指出,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法治建设对于中国来说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起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国家治理与法治建设是一体两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体现在法治建设上。法治建设既为形式正义提供了起点,也为实现实质正义提供了路径。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的全面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政治体制改革重点在于在国家和地方治理的宪政结构、党政结构、司法结构、科层结构和社会网络结构中创新党的权力实现方式。
当天举行了政治学和法学两场分论坛。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的权力与权利、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共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情感治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大会还评出了26篇优秀论文。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政治学与法学作为社会科学体系中关联性极强的两大核心学科,其深度交叉融合既是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的必然趋势,更是催生学术理论创新、破解实践难题的重要源泉。会议彰显了社科界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搭建了跨学科、跨领域对话的学术平台,为年轻学者搭建了场景化的交流平台,打造了精品化学术交流的范式。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后续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相关领域研究,为推动江苏乃至全国法治建设与民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理论之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