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广禄 责编:马云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全新的举措来贯彻落实。江苏是社科大省,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以“理论之思”回答“实践之问”,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有更大作为,以务实研究助力江苏现代化新征程。强化规划和部署,有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助力谱写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篇章。新春期间,围绕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近联合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等话题,记者从“十四五”时期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新规划、新研究、新发展的角度,采访了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
全面发挥协同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通过规划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研究,推出一批新的重点工程、品牌活动、精品成果、高端人才,就必须努力把各方面力量聚合起来。“各方面力量”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好地聚合这些力量?
张新科:“联”是社科联的本质。为更好地发挥省社科联的工作引领作用,集聚各单位难以独立完成但又有重大需求的工作和任务,统筹建设重要阵地、搭建公共平台,《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突出强调协同创新。其重要目的,就是要有效发挥联系、联合、联通职能优势,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学者之间、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多维多元联系;畅通社科界“五路大军”协作渠道,通过开展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研究、学术交流、社科普及等多种形式合作,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全省社科界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体现江苏特色的社科品牌。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前沿、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打造“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
以推动理论创新为根本,面向前沿打造“理论社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科事业发展,紧扣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沿问题,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研究,推出一批体现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特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面向实践打造“应用社科”。聚焦国家、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加强重大科研选题策划,提高新型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建设水平和江苏应用精品工程课题研究质量,不断提升社科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效益,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以提升人文社科素养为重点,面向基层打造“大众社科”。适应江苏“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需要,紧紧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和文化强省“三强三高”部署,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面向学校、面向社区、面向公众的社科普及活动,充分挖掘释放人文红利,夯实江苏现代化走在前列的文明素质基础。
以凝聚各方合力为抓手,面向社会打造“开放社科”。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团体会员单位履职机制、社科研究协作机制、省市县社科联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联系社科类社会组织、专家制度,推进高校社科联、县级社科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全省社科界“五路大军”整体合力,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大联合大协作大社科格局。推动建设江苏社会科学馆,打造社科工作者之家。建立健全江苏社科界对外学术交流协作机制,培育一批“对外交流学术大使”,打造标志性对外学术交流平台。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路径,面向未来打造“数字社科”。以社科资源数字化、社科工作信息化和社科学术研究交流网络化为路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打造全省社科事业发展公共数据库,促进政府和公共部门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放共享。
重点实施“九大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网:“十四五”时期,江苏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规划,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能否请您结合江苏省社科联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谈一谈其中的重点任务和工程有哪些?
张新科:新时代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新使命,新征程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新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中央和江苏省委赋予哲学社会科学以新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社科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重要战略部署中担负着重要的组织和引领职责。为更好地承担起这样的职责,江苏省社科联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九大方面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九大行动”,并以专栏的形式提出十项重点工程,作为行动的重要工作抓手。
思想引领培根铸魂行动。主要包括深化新思想研究阐释、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加强江苏发展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在这个行动过程中,重点实施江苏社科理论研究高峰攀登工程。
新型智库平台赋能行动。主要包括推动决策咨询平台更趋完善、推动决策咨询研究主题聚焦、推动决策咨询成果有效转化。重点实施江苏新型智库平台集聚工程。
社团组织建设管理创新行动。主要包括明确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目标、提升业务主管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创新发展。重点实施社团组织党建引领创新工程。
社会公众人文社科素质提升行动。主要包括完善社科普及全社会协作参与机制、创新社科普及平台载体、丰富社科普及优质产品与服务供给。重点实施全省社会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基准编制工程。
学术交流评价品牌打造行动。主要包括打造全省性、综合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强化区域交流合作和宣传出版阵地建设,强化社科评奖导向性、科学性、权威性。重点实施江苏人文社科对外交流工程。
社科人才培育行动。主要包括完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中青年专家社科发展能力培训、加强社科学术诚信建设。重点实施社科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工程。
社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主要包括推动社会科学相关立法进程、推动建设江苏社会科学馆、推进社科管理和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重点实施《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制定实施工程、江苏社会科学馆建设工程。
全省社科联系统扩面联网行动。主要包括强化省社科联桥梁纽带功能、加强设区市社科联组织和功能建设、拓展深化高校社科联建设。重点实施全省设区市社科联一市一品工程。
省社科联机关建设走在前列行动。主要包括强化省社科联机关党的建设、完善省社科联治理制度体系、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重点实施江苏省社科联机关党支部高标准建设工程。
推动建设江苏社会科学馆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社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据我们了解,作为社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的江苏社会科学馆已列入《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等相关规划,正在开展进一步论证。能否请您结合江苏社会科学馆的策划论证工作,谈一谈如何进一步做好社科基础设施建设?
张新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既要深化社科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要充分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大众性、开放性。推动建设江苏社会科学馆,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探索。
根据规划,江苏社会科学馆工程将突出“共建”“共享”“共治”原则,坚持实体馆与数字馆相结合,研究、推动建设集开放性、公益性、集成性和数字化于一体的江苏社会科学馆,打造集社科研究、智库建设、学术交流、社科普及、成果展示、社科评价、数字社科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科学公共服务综合平台,打造江苏社科发展的历史走廊、学术交流的众创空间、社科普及的主体阵地、文化强省的社科名片。
以重大社科基础设施为载体,江苏社会科学馆将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基础,支撑人文社科研究范式转型;建设社科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等数据库,促进数据和科研成果的分享和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