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动态
省翻译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翻译与翻译教育研究高峰论坛在宁举行

发布时间:2019-05-31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省翻译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翻译与翻译教育研究高峰论坛在宁举行


  2019年52426日,由省翻译协会主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翻译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时代翻译与翻译教育研究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金才主持开幕式。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翻译出版社和相关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翻译与翻译教育研究”这一主题,就当前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的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与翻译服务、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经典翻译与影响研究、跨文化与跨学科交际中的翻译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成富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协会会长。

  会上,杨忠介绍了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情况。他表示,语言是文明沟通的桥梁,是民族交往的窗口。在全球联系日趋紧密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工具的语言,无论在政治、经济、外交还是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翻译是语言转换的纽带,做好翻译与翻译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将世界介绍给中国,使我们充分镜鉴和吸收多样文明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中国展示给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

  徐之顺指出,省翻译协会是江苏省外语界成立时间早,学术引领力强,研究成果多,译界知名度高的群众性社会团体。协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此次成功换届改选,标志着协会进入继往开来的新起点,希望协会要切实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工作,进一步发扬学术立会的传统,形成团结协作的合力,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会的建设,共同推进江苏社科事业发展。

  王克非在发言中认为,近20年来翻译学科发展非常快,未来应当鼓励以多语种的方式开展典籍外译,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典籍互译。刘成富在发言中表示,协会将继续办好年会,加强交流;办好会刊,建设好多媒3体平台;组织好协会各项工作,群策群力,不断贡献思想和智慧。

  在学术研讨阶段,协会原会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就“新时期的翻译与翻译研究”主题发言认为,短短20年来,中国的翻译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要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相对接,这就是翻译学科的中国特色。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查明建则探讨了翻译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关系构建。他认为,应当重新认识翻译性质,翻译超越了语言层面,它是跨文化行为,亦是社会行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屈文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范祥涛、南京大学教授魏向清、苏州大学教授陈大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牧等也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与会学者在中外翻译理论与翻译多维研究、文学与文化翻译与接受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主题分论坛上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江苏省翻译协会成立于1985年。首任会长是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赵瑞蕻先生,第二任会长是著名双语词典编纂家和资深翻译家张柏然教授。自协会成立以来,在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翻译学科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省级翻译协会中名列前茅,有力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江苏省翻译协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