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由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办的“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沙龙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于津平教授,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出席会议,研究会秘书长、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院长顾晓燕教授主持会议,来自省内12所高校及江苏省社科联的21位专家及部分硕士生参加了会议。
本次学术沙龙由专家报告及专家研讨两部分组成。
在专家报告阶段,五位专家分别围绕本次沙龙的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张二震教授在《推动江苏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中指出,平衡与充分发展非常重要,促进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区域均衡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江苏开放型新体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制造业体系,是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方向;与之相适应,应实现初级生产要素向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匹配性升级。东南大学特聘教授邱斌以“GVC Participation,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Decomposition and Value Chain Extension of China’s Service Sector”为题介绍了其团队运用微观企业大数据分析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以及对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准确测算,刻画了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情况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淮海工学院商学院院长宣昌勇教授针对目前江苏“一带一路”交互点建设中存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足、盲目投资、定位雷同、整体协调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打造“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群,高质量推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专题报告中详细分析了连云港、徐州、南通和南京等节点城市在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功能定位,提出节点城市群应错位发展、互相支撑、形成规模优势等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国际贸易学系尤宏兵教授则从五个维度提出了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即在发展的质量目标上应向国际一流看齐,加快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发展的速度目标以“稳”为基,并应降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苏南、苏中、苏北开放型经济应协同发展,同时应向西、向东开放并举;应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应加快创新、注重发展“高质量”企业。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田文教授在《实现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在制度建设》主题报告中认为,江苏制度建设的重点不仅包括产权制度、市场结构与法律契约制度的完善,更包括文化道德约束的构建,从而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精神。研究会会长于津平教授进行了点评。
在专家研讨阶段,南京师范大学姚海明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尹敬东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经管院朱英明教授、淮阴工学院经管院陆松福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院副院长王英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校长华兴夏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处处长孙国锋教授及江苏开放大学张光灿教授等聚焦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主题进行深度讨论。
徐之顺在总结中指出,江苏未来的开放型高质量发展应依靠制度力量等内生力量,发展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着重从电子商务、交通物流和港口经济等方面建设和发挥枢纽经济的关键作用。
(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