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阅
《决策参阅》2015年第38期: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路径

发布时间:2016-04-13 | 信息来源:

   基地名称:江苏创新驱动研究基地

   承担单位:东南大学

   首席专家:仲伟俊、王  秦、迟  计

  课题负责人:梅姝娥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课题组成员:仲伟俊  高  星

  

    [内容提要]今后我省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在宏观层面,要加快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在中观层面,要注意高效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市场,提升江苏的国际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水平;在微观层面,要鼓励我省企业参与国家的基础设施、航空航天、国防等重大工程建设,对积极购买江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用户运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给予鼓励,设立专项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使江苏尽快形成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同时大力提升江苏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建设水平,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人才、资金等集成配套的优质服务。

 

  一、当前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和特点

  1.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江苏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促进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存在自主培育发展和引进发展两种不同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不同的路径产生的效益明显不同。一般而言,自主培育与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但是只有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才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3.我国和江苏新兴产业还处于引进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明显,必须尽快形成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经济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我省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是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并没有明显改进。这主要因为江苏的新兴产业还处于引进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呈现多种特征:一是产业核心技术和新产品早期开发都源于发达国家;二是这些新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推动进入市场,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实现;三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还掌握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我国的产业主要依靠引进发展。未来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实现新兴产业由引进发展向自主培育发展的战略转变。

  二、未来江苏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和支持模式

  1.江苏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当前,江苏已经进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此,江苏必须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快实现下列目标:在公共产品产业上: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支持江苏企业参与国家和江苏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重大工程;选择一批公共需求旺盛、创新基础和能力比较好的产业加速推进技术创新,使部分公共产品的产业技术水平相比国际先进水平尽快实现由紧随发展向并驾齐驱甚至领先发展转变,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新突破。在私人产品产业上:在我省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加快攻克和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使江苏若干重要产业的技术创新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利用江苏科技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和工艺技术水平,努力开发出对已有产品重新塑形的全新产品,实现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在新兴产业上:在我省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加快攻克和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加快形成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使江苏尽快成为国际上新兴产业的培育者和发源地。

  2.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当前,各级政府协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多层次、多视角协同推进。这一模式主要在三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加快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技术创新战略成为企业和产业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使得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自觉自愿向产业技术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二是在中观层面,积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高效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市场,加快吸引国际上的高水平人才和技术创新成果,提升江苏的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利用水平。三是在微观层面上,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创新任务及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支持举措,加快提升各类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与水平。

  三、江苏政府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1.积极发挥优势,参与国际重大科技与产业公关项目,拓展国家级项目的技术边际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对公共需求拉动的基础设施、航空航天、国防等重大工程,大力支持江苏企业参与,充分发挥需求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巨大带动作用。对江苏企业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支持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第一个购买者和使用者,带动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使用与消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制订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和卫生技术标准等,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和更新的步伐。大力支持江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公共需求开展原创性和突破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从源头上支持公共产品产业发展,实现我国和江苏部分公共产品产业由紧随发展向领先发展的战略转变,提供强有力支撑。

  2.进一步强化对产业技术创新上的支持。一是对积极购买江苏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用户,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鼓励,为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更快形成更大的市场提供支持。对江苏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秀企业家,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要为广大企业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培训、出国考察、与国内外著名的创新型企业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和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规律,更科学和高效地组织和领导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二是建议设立专项科技计划支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系统和准确分析江苏主要产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既需要又可能还可以有力支持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应该选择攻克的产业核心技术及其路径,为各类科技计划指南的编制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应用类和技术开发类科技计划的实施与产业急需的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服务水平。信息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可以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降低风险,减少成本,加快速度,提高质量。江苏有关政府部门应把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予以推进。

  3.通过设立专项平台推动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一方面,借鉴美国成立DARPA (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的经验和做法,在我省成立类似的机构,充分利用我国人口众多、公共需求和私人需求巨大的优势,超前分析研究未来人类社会可能的新需求,并有效发挥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前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新兴产业培育,使我省尽快形成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能力。大力提升我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的服务水平,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人才、资金、信息和管理决策等集成配套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对我省已经发展起来的但是缺乏产业核心技术的新兴产业,在政府科技计划的大力支持下,鼓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尽快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