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之窗
镇江社科普及的公共服务惠及社会各界

发布时间:2014-11-01 | 信息来源:

 

    10月初, 镇江市第11届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期间,全市各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及学会、协会、研究会紧紧围绕“拓展社科服务,助力深化改革”主题,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精心策划组织各类科普活动近500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市民的人文素养,越来越多的人民共享了社会科学的“精神盛宴”。

    本届科普活动呈现以下新特点:

    1.进一步提升了社科普及“六进”品牌,真正形成大科普格局。在社科联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各科普示范基地及学会、协会、研究会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科普进机关、学校、社区、乡镇、企业、军营的“六进”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将常态化服务和集中式宣传相结合,整合相关部门、单位的科普资源,使科普宣传活动的受众面得到新突破。

    2.进一步加强了科普示范基地的组织领导和策划,充分显现了示范带动效应。各科普示范基地既注重基础建设,如完善组织和制度建设,建立培养人才队伍制度,同时更加注重品牌优化、项目化运作、特色创意及与媒体的互动合作,进一步增强了科普基地的策划力、组织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一批综合性、高质量的科普宣传项目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3.探索和利用新媒体,着力拓展科普宣传新渠道、新载体,初步构建立体化、互动性的科普宣传网络。在传统的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展览、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基础上,今年的科普活动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手机报、网络视频、微电影等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并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有效营造了最佳的宣传声势。

    4.巩固和加强了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稳步发展,以彰显科普宣传的公益性。为建立科普长效工作机制,很多科普基地和学会积极依托各类志愿者参与其中,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完善培训、激励制度。近千名学有专长的志愿者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为其解答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全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发挥了社科工作者的极大能动性,。         

       

       (镇江市社科联     潘晓丽)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