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之窗
苏州工业园区社科工作凸显特色

发布时间:2014-07-02 | 信息来源:

     随着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不断发展,其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同时在建设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社科工作者从理论角度去探索和研究,为此,苏州工业园区的社科工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得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围绕总结提炼园区经验,系统推进社科研究

    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组织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理论高度对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专题研究。先后组织了一批着重研究园区发展目标与功能、战略、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性课题,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开发区建设中的若干难点和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配置与劳动关系以及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辐射等,从宏观上对园区经验、园区精神进行全面深入探索和深层解读。同时积极参与苏州市社科重大研究项目《苏州之路》和《苏州精神》等课题研究。

    二、围绕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园区的社科工作者根据实践的需要,每年都确定一些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对策性应用成果,服务于园区决策和园区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竞争力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环境满意度研究报告》等课题项目,成为园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园区积极借助“外脑”,组织策划一系列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国际知名专家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如2006年“科学发展与现代化”论坛,2007年“现代企业管理”论坛,2009年“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国际论坛,分别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围绕创新基层社科工作,发挥服务引领作用

    怎样在基层发展中发挥社会科学支撑作用,也是园区积极探索的重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园区社科工作紧紧抓住如何撤村建居、推进农民变市民这一课题,探索发展路径。以胜浦镇为试点,依托专家制定社区特色教育和文化工作方案,创建“一社一品”社区工作大平台,形成一批社区教育新品牌,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为推动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运作,园区组织研究人员编制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指数体系,实时反映园区人力资源市场的各类情况,为帮助企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克服经营困难提供帮助。

    四、围绕居民文化生活,丰富社科普及活动

    近年来,园区社科普及的内容、形式不断拓展,影响力不断扩大。独墅湖高教区的“湖畔论坛”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主讲,已成为苏州市知名的社科高端讲座;玲珑湾社区组织的“中外人士社科沙龙”设立外籍人士“说法堂”、“心语室”;湖西社工委的“社区大讲堂”,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讲座,并对居民进行普法教育,受到了居民的普通欢迎。

 

            (苏州市社科联)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