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会刊评审会召开
为进一步把我市社科系统学会会刊办成学术交流的园地、知识普及的阵地、学会工作的领地、繁荣社科的场地,南京市社科联和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于5月份联合开展了2013年度全市社科系统学会优秀会刊评审活动,并成立了由江苏省社科联、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和市社科联等部门领导、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从出版导向、贴近实际、栏目设置、装帧设计、编校质量、样刊报送、出版周期等8个方面,对参评的29家学会会刊(其中公开出版物2种,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7种)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审读和评选。7月4日上午,在市社科联机关会议室召开会刊评审工作会议,经评委会最终评议,《南京政协》等4家学会会刊被评为一等奖,《南京国税》等11家学会会刊被评为二等奖,《南京劳动保障》等12家学会会刊被评为三等奖。《现代城市研究》等2家学会会刊被评为特别奖。
从整体上看,今年各学会的会刊质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一是从规范出版来看,国家新闻出版署《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使用“××报”、“××刊”或“××杂志”等字样,必须注明“内部资料,免费交流”,印刷时,应在明显位置完整地印出“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不得省略或假冒、伪造,此次《南京劳动保障》等10余家参评会刊按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得较好。
二是从栏目设置与内容风格来看,参评会刊在栏目设置上进步明显,在坚持立足于为本学会学科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心灵交流、时尚信息等内容,积极彰显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变得越来越有“看头”。如《南京劳动保障》“多彩生活”栏目抒发普通社保人的情怀;“创业故事”栏目展现小人物的人生梦想。《南京国税》“税企零距离”、“税星闪耀”栏目展现基层税务人员的风采;“幸福节拍”、“杂谈随感”“文学空间”“流光溢彩”等栏目以散文、随笔、书评、摄影等形式展现税务人员的精彩生活和较高的文化艺术品味。《南京政协》“金陵文脉”栏目关注南京的历史文化;“新锐阅读”栏目为读者推荐学术前沿著作;“艺术鉴赏”、“养生有道”、“视觉魅影”等栏目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南京城市金融》视野开阔,内容涉及较多领域,信息量大,风格新锐、时尚,积极关注工作中的个人,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兴趣、艺术追究等,贴近读者。《金陵警坛》“刑警本色”栏目展示办案第一线刑警的风采,“诗意随笔”栏目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警坛博物馆”揭开尘封的历史画卷。
三是从编校质量来看,参评会刊编校质量普遍较好,不少会刊安排了责任编辑、校对人员,充分发挥编校作用,成效明显。
四是从版式装帧设计与印刷质量来看,不少参评会刊版式和装帧设计匠心独运,印制精美,令人赏心悦目。如《南京国税》、《南京党史》、《金陵警坛》、《南京政协》、《梅园通讯》和《南京城市金融》等。
五是从著作权保护来看,不少参评会刊在著作权保方面做得较好,文章、信息、图片均标出作者或转载出处,如:《南京劳动保障》、《金陵老年大学》、《南京区域农村经济》、《南京价格》、《南京商贸》、《南京政协》、《金陵法苑》、《南京检查》、《南京钟山文化研究》、《文化遗产研究通讯》和《古都南京》等。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个别参评会刊仍然存在未在显著位置标明“内部资料,免费交流”字样,或标明不准确、不完整,较多使用“刊”字等现象,或把准印证号印为刊号;部分会刊栏目设置单一,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编校质量也需进一步提高;少数会刊印刷质量有待提高,版面设计过于单调,没有用图或较少用图,图片不清晰,容易让人产生阅读疲劳;一些会刊摘自报刊、网络的信息未标明来源,照片未标注拍摄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正。
多年来,我市社科系统学会利用会刊这块阵地,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交流工作经验、弘扬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贯彻“三贴近”要求,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 南京市社科联 薛 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