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之窗
扬州社科联组织专家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09-21 | 信息来源:

张颢瀚教授提出,扬州宜打造全国特有“三宜”城市

   

     7月10日下午,扬州市社科联组织有关专家座谈会,研讨扬州发展战略和发展机遇。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教授参加了座谈会,并以“扬州跨江融合的战略与路径”为题,重点阐述了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后的扬州机遇。

     一、南北融合最宜实现沿江两岸优势互补

    张颢瀚说,苏北由于基数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苏南基数大,发展后劲很足;而苏中发展正显示出一种弱势状态。研究发现,在江苏全省空间中,苏中“南北向”的融合度和优势远远胜过“东西向”。为什么这么说?扬州、泰州、南通三市同步竞争性强、互补性弱。从物流、人流角度看,宁通高速、江海高速等东西向通道,是一条条行政连接通道,而不是资源聚集通道。

    放眼全国,很少有以“上海—南京”这条“东西向”为代表的资源聚集通道。而观察“南北向”可以发现,如“南通—上海”、京沪高速(以江阴大桥为代表)、沿海高速都是聚集资源要素的重要通道。事实上,江苏南北、沿江两岸优势互补性强、文化一体性强,具备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沿江两岸才是整个长三角核心带

    张颢瀚认为,过去提出把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把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把南京作为长三角北翼,其实不全面。长三角应涵盖江浙沪。在这个空间里,杭州确实是南翼,但是北翼应该是从上海北上,沿南通、盐城径直去往连云港。而“上海—南京”才是长三角的中心带。

    张颢瀚说,沿江两岸也就是整个长三角中心带发展起来了,长三角整个“经济核心”才能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而这个中心带、经济带,应该包括苏中地区。

   三、打造全国特有的“三宜”兼备城市

    “将扬州定位为跨江融合发展试点,为扬州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大、更高的平台。”张颢瀚说,扬州追求融合发展,东西向融合是个重要依托,但主要以南北融合为主,重点加速向长三角核心区融合,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重任。

    张颢瀚认为,扬州跨江融合发展起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提升融合的平台和基础,包括交通体系和信息体系;二要扩大融合的产业空间,抓住上海辐射半径加大的机遇,共同打造江南江北新空间;三要深化融合的产业层次,做好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产业分工和合作。

    张颢瀚最后建议,扬州要按照“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打造全国特有的宜游、宜居、宜创(创新、创业)兼备的城市。

(扬州市社科联)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