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社科联在省社科联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扣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人民,带领全市社科界挑重担、扛重责,全面推进决策咨询工作,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21年至今,编发《社科专报》59期,推进省社科联“一市一品”项目、省社科院年度重点课题,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省领导批示肯定7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2次,大批对策建议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规划。2022年1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专门批示指出:南通社科工作结合市情科学谋划、善于创新、担当作为,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积累了市县社科联工作的好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一、聚焦重大战略,助力奋进现代化“稳航向”
战略问题始终是根本性问题,南通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哪里,决策咨询的重心就在哪里。强化主题策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交汇叠加,坚持立足南通“过万亿”后全新起点,主动服务“建设江苏开放门户、促进共同富裕”发展大局,精心策划组织研究《“轨道上的江苏”建设重点与布局优化研究》《南通经济问题迈上新台阶后的多维思考及应对策略》等重大战略课题,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深化课题引领。修订《南通市社科课题管理办法》,坚持圈题命题、公开征集、定向邀标,每年联合市委宣传部组织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热点课题研究,2022年市领导命题、圈题38项,热点课题申报数516项、立项数205项,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7%、27%,社科热点课题研究的广度与精度不断提升。《万亿之后南通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等18项课题成果供市领导决策参阅。优化过程管理。对重大课题实施全链条管理,定期分析矛盾困难、协调各方资源、研究推进措施,用好《社科专报》《江海纵横》“一报一刊”平台转化作用,实现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南通现代化建设”课题经多部门专家反复研究,形成多篇研究成果。
举办第30期江海论坛
二、聚焦中心工作,助力奋进现代化“稳航速”
发展始终是硬道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决策咨询的重点就在哪里。增强智库动力。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强化使命担当,挖掘在通高校等社科研究机构资源,以课题研究项目化为纽带,完善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南通地方特色智库建设,重点高端智库南通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南通大学开放发展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阐释和南通“融入苏南、对接上海”的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汇聚专家合力。建设专家库,纵向与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高校智库建立常态化的协作关系,横向与市委办、市委研究室、政府办、发改委、工信局等政策性较强、专业性突出的部门互通课题或组建联合课题组,构建“最强大脑”。开展“社科专家江海行——助推产业发展”活动,组织30多位专家深入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生物制药等产业调研,3组调研报告获市领导批示肯定10次。激发学会活力。坚持把学术研究作为学会(研究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经济学会、统计学会、金融学会等近40家学会(研究会)参与年度社科热点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研究、社科学术大会论文评选。去年以来,组织撰写《对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的调研》等20余篇资政报告,有力服务市领导决策参阅。
组织“社科专家江海行——助推产业发展”活动
三、聚焦社会热点,助力奋进现代化“稳航程”
民生始终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哪里,决策咨询的焦点就在哪里。紧扣民生实事。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把社科惠民贯穿始终,把办实事纳入融合党建工作,把党旗插在为民服务一线。组织社科专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等难点开展调研,《南通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调研报告》等3篇成果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要求有关地区积极吸收建议,扎实推进改造工作,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并专题听取汇报。紧盯社会关切。定期面向机关、社会征集当前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课题,及时主动向市领导请领相关研究任务,发动专家深入调研,提出解决制约南通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的对策建议。去年以来,针对青年人口导入、高校毕业生留通就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等热点,多篇资政报告逐步落地实施或纳入部门工作方案。紧贴张謇品牌。发挥南通作为张謇故里和张謇企业家精神发源地优势,锚定张謇研究,以学术研讨会为交流平台,以成果评奖为激励措施,以社会力量为研究后援,资助张謇学术著作出版,联合省内外张謇研究专家学者、张謇研究爱好者学习张謇、研究张謇,积极打造全国性张謇研究学术高地。年度热点课题中有30多项张謇专题课题立项,形成了《打造张謇企业家精神传播研学精品基地》《打造张謇文化特色名镇》等多篇资政报告。
在2022年全省市县(区)社科联工作培训班推介
《大道之“謇”——张謇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宣传社科品牌》
供稿:南通市社科联朱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