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会专家观点:日本“皇国史观”思想的演进与甲午战争

发布时间:2014-11-30 | 信息来源:

 

省历史学会会长    周新国

 

   “皇国史观”是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日本军国主义动员的精神主脉,其思想因子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以汉字书写的日本古典《古事记》一书;至中世,伊势神道的五经典之一《倭姬命世纪》宣称:“大日本神国也,依神明之加被”。此种神化日本的“神国论”和由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大帝”臆想的“八紘为宇”理论直接推衍出日本海外扩张和侵略的思想因子。所谓“神国论”,实际就是神化天皇、神化日本,延传至近代就形成“尊皇爱国”为主旨的皇道主义,实际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精神资源。再至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清国征讨策略”,成为日本侵华的“大陆政策”之端绪,其中提出: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八紘为宇”,这标志着日本“皇国史观”指导下的军国主义的“大陆政策”和称霸世界战略的确立。

    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是日本“皇国史观”与“八紘为宇”战略思想指导下的日本军国主义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冒险,日本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从未有的巨大的战争利益。甲午战争成为日本“皇国史观”确立的标志,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八紘为宇”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此战改变了东亚几千年来的华夷秩序,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霸主。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军部揽权,军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使日本人心理更加扭曲。1903年,田中智宇把“八紘为宇”概括为“八紘一宇”,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从此,“八紘一宇”成为日本的国家格言。日本岛国心理的狭隘民族主义与皇国史观的神国论,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与八紘一宇思想,武士道精神的好战与法西斯主义的残暴疯狂等心态交织一起,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从此日本走上了一条不断对外军事侵略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皇国史观”影响下的日本军国主义最终把日本整个国家拖向毁灭的边缘,也使日本和亚洲人民深受侵略战争毒害,这个历史教训极其深刻而惨痛。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