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发布时间:2016-07-11 | 信息来源: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2016年1月6日,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省社科联学会部承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在南京隆重召开。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华东理工大学鲍宗豪教授,南京大学刘厚俊教授等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全省省、市、县三级学会的获奖论文代表和省级社科学会秘书长共160多人与会,围绕“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的主题展开了研讨。

    推进社会智库可持续发展

    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智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完善的顶层设计是社会智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徐州市委党校段柯讲师认为,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离不开省级智库和地市级智库的互动。但地市级智库参与智库互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省级智库的过程控制机制和评审机制。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对省级、地市级智库整体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

    精准的目标定位是社会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泰州市委党校蔡新燕讲师认为:当前地方社会智库建设存在综合实力不强、决策咨询制度化建设滞后、信息共享机制欠缺、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人才稀缺等突出问题。应从“区域特色”、“新型”和“智库”三方面准确定位,通过优化智库资源及其格局、加强决策咨询制度化建设、重视信息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机制创新、建立人才“旋转门”等措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地方风格的新型社会智库。

    精干的人才队伍是社会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扬州大学张锋副研究员指出:加快推进社会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进一步激发现有智库人才活力,挖掘现有智库人才潜能,实现现有智库人才的转型发展。应充分发挥智库的人才吸纳、储备和输送功能,实施更加完善的人才开发机制;深化智库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打造去行政化的智库人才治理结构,构建充满活力的智库人才运行机制;探索实施社会智库人才创新工程,着力提升智库人才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此外,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邓心强讲师提出:要实现社会智库的可持续发展还需重点关注四大问题:一是大力提高全社会对社会智库的关注度;二是充分挖掘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三是切实增强智库人员的实践经验;四是克服追求名利、官本位思想、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丧失等诸多缺陷。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江苏“十三五”工作总目标。围绕这一主题,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

    互联网经济是“十三五”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徐州市委党校赵艳讲师认为:目前,我省互联网经济以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业为主,它们在促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江苏经济的转型升级。未来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服务,加强涉农信息服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十三五”江苏民生建设的重大任务。盐城师范学院臧慧怡讲师认为:正确引导苏北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很好的解决江苏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政府应对宅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盘活,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农业旅游以及休闲养老社区等,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章旭清副教授则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一方面,政府要扶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体系、龙头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深度有效的产业对接平台,另一方面,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合理规划城市景观,打造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的智慧景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南京大学汪侠、甄峰和吴小根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他们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建设。

    以社区网络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则能够激发群众更多地参与公共建设、管理与发展,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泰州市委党校张树俊教授指出:网络社会是社会演进的方向。社会网络的基础在社区,关键在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文化设施建设,也不是简单地开展文化活动,而是以社区网络的人本化、社区网络的认同化、社区网络的个性化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并以此构成人、家庭和社区的一体化。

    发挥社会智库服务新江苏建设的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还围绕如何发挥社会智库功能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江苏省信息中心张志飞等人认为:社会智库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以大数据理论指导推动政府治理创新,一是转变政府的思维方式,在政府治理中融入大数据理念;二是从顶层设计、产业规划、标准规范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大数据生态环境;三是以点带面开展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示范应用,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四是从法律体系和数据安全层面,建立健全适合本省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大数据保障机制。

    有效惩治腐败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智库应加强反腐败斗争的研究和宣传。聊城大学邹庆国副教授和江苏省委党校王世谊教授认为:高压反腐的政策压力在由上及下的层级传导过程中呈现出效力衰减倾向,成为当前中国腐败治理的现实困境。对反腐目标和功能的认知偏差、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涟漪效应”、基于规避连带责任追究的“共谋现象”、腐败治理体制改革的不到位、基层人情化社会结构与权力运行的内在张力是效力衰减倾向的主要诱因。这些现实矛盾,构成社会智库研究思考的重大现实课题。

    会议收到论文465篇,评出获奖论文140篇,其中一等奖43篇、二等奖97篇,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30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发言。

                                             (吴青熹)                 

 

附:学会专场主题发言专家观点: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社科工作者的使命刘德海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十三五”时期,社科工作者应围绕八个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系统谋划和思考:第一,把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要务,深刻体会讲话的理论内涵,注重从方法论角度贯彻落实讲话要求,并对讲话进行体系化解读。第二,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十三五”规划,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第三,深入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系。第四,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以及制度的建设和集成。第五,深化对五大发展理念内涵的认识,并将其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系起来。第六,深入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举措,如通过创新发展进行地位提升、内涵拓展和科技引领,通过绿色发展解决生态、民生和社会问题,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建、公平等。第七,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将其与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联系起来。第八,深入研究江苏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要求,进一步探索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江苏建设,以及江苏为全国发展大局探路和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特色民间智库的实践探索(鲍宗豪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在官方智库主导的中国智库建设格局中,民间智库要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己任,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形成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的民间智库,无论是发展理念、自身定位,还是未来发展,其关键都在于坚持立足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通过研究和服务社会来赢得发展空间。一是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要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在服务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引领;二是要不断创新满足发展实践的需要,通过大数据实现研究成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三是要实现研究社会化,以实践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和服务。  

    中国特色民间智库服务社会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地生产出特色研究产品,只有不断推出特色研究产品,才能体现民间智库的生命力和品牌价值。实践中,民间智库往往重视库的建设,却不重视智慧的建设。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城镇化、中国特大型城市和中国社会现代化三个可持续发展领域,不断向政府和社会输出思想和智慧,同时,它还通过编制发布各类中国指数传播中国精神,不断拓展中国民间智库的发展空间。

 

新常态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刘厚俊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地产泡沫、地方债危机、金融体系加大和竞争力不足五大风险,特别是九大产能过剩行业震惊世界。这与我们传统的政府主导性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管理模式有关。我们必须紧跟市场信号,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创新驱动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江苏而言,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最近四年江苏的服务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消费对经济贡献率和全社会研发比重都走在全国前列。省委罗志军书记提出江苏要做到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经济结构、企业活力和优势特色“五强”,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这反映了江苏未来经济的总体特点。省委在全国第一个制定出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我们要重点抓紧抓好六大举措:一是要以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要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四是要专注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推进精益制造,五是要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六是要加快培育国际化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

重建乡村伦理共同体(王露璐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在社会转型期新的城乡二元结构中,乡村普遍衰落,传统的乡村伦理共同体逐渐走向式微。为解决乡村中国的问题,我们提出重建乡村伦理共同体的思路。

    传统的乡村伦理共同体是指在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以人情为特征的道德逻辑和伦理指向超越了纯粹逐利的经济逻辑,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温情和善意。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乡村伦理共同体在保留传统共同体特征的同时,逐渐向政治共同体转化。改革开放以来,在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乡村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日渐弱化,特别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后,在乡村政治共同体瓦解的同时,乡村伦理共同体也逐渐式微。

    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转型期乡村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在于找到一种能联合个体的新伦理基础。这既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的边 界划定,也不是向传统村庄共同体完全的复归,而是通过发展村级经济夯实发展基础,通过加强村庄公共空间、公共组织和村庄权威的建设,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和新型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留出青山绿水的同时记得留出乡愁。乡愁就是特色和传统,我们需要以独特的乡村地域传统和社区文化形成对乡村共同体的根源认同和意义认同。

 

协商和治理的话语重构(毕霞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社会智库与建设新江苏   学会专场 ——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综述之十一

     历史上我国西学东渐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如何用西方话语对中国问题进行解读的问题。虽然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国家的最大目标,但学术界一直有观点认为协商和治理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和世界各 国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们对协商与治理进行话语重构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对协商和治理的语义考察表明:在中国,协商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包含着审慎和责任的含义,同样,治理也是指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包含着支配、影响和控制的含义。治理模式始于中国古代,并非单纯的现代性行为,追求好的国家治理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共同目标。第二,协商的核心基础是中国的和合文化。中国“天下为公”、“和合为贵”的天下理想体现出对制度公正和制度合理的价值诉求,这和西方的制度正义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中国理法制度是以天道的普遍理性来代替个体的反省和独立。这与西方提倡的自由平等理念截然不同。最后,治理伴随着人类活动产生,国家治理也伴随着国家产生。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同样也是国家的治理过程,所以国家的建构和成长与国家治理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我们要改变意识形态引导学术研究的范式,代之以中国文化价值取向的坚守,坚持逻辑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真正获得民族的文化自信。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