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聚焦·“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11-08-22 | 信息来源: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研讨会会议综述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0年12月3-4日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财经大学共同主办,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刚刚过去,其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寻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良方和策略

开幕式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原局长邹国忠、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姜建中、副校长俞安平以及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蒋宏宾分别致辞并讲话,省内外近40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在讲话中分析了我省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区域发展格局明显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等五个特点。他指出目前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正经历第三个阶段,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中小企业要积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行业,深化产学研结合,苦练内功,朝着多元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努力。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小企业管理”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对中小企业的质量保障体系、风险控制、知识产权管理、绿色管理、战略创新等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讨。

南京师范大学许崇正教授就如何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快建立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行业、区域间实行差异化政策,让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降下来。江苏大学梅强教授探析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化问题,认为地方政府要着力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南京财经大学侯立军教授认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比例与其地位极不相称,虽然党和政府积极鼓励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但具体到操作层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不能“口惠而实不至”,要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民营企业解决困扰他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南京财经大学张辅群博士从生产方式视角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对策,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要实施供应链加模块的商业模式。南京大学杨德才教授在对后危机时代市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个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周勤教授从分析企业成长悖论入手,探讨了中国企业的成长模式。山东大学志军教授提出组织相的新概念,及研究企业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南京师范大学李晏墅教授提出企业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三个基本境界、三个基本人格的新观点。江南大学朱晋伟教授对企业“走出去”的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对其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安徽财经大学刘银国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如何进行风险控制进行了探析。另外,安徽铜陵学院吴杨教授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危”和“机”;金陵科技学院刘剑教授从知识产权管理视角探讨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南京财经大学袁界平教授探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绿色管理问题;南京财经大学卜金涛博士探讨了不确定环境下中小企业战略创新问题,并分析了不确定环境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战略;企业家代表孙庆军总经理、李嘉和总经理、胡俊先生分别以其企业经营的实际经验,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及战略选择,等等。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尽管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很多,但交流让学者们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同时也拓宽了眼界。会上大家倡议与会代表要以这次研讨会成果为基础,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与不断研究,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