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2-05-13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05月05日)作者:陈伟 陈白璧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科技成就无疑是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量反映我国科技成就和前沿技术水平的优秀出版物积极走向海外,成为我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板块。如果将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置于“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语境中,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就获得了实践的学理和历史双重逻辑。

  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学理逻辑在于科学(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科学的本质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科学规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有效控制,并提高一定社会区域群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实现该社会区域的文化更新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对群体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控制的特殊文化活动,属于广义文化,是社会个体的认知发展在文化上最成熟的对应物,并由此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认知形式。哈派姆认为,文化是“人文学科的前提、精神支柱、直接基准点”。文化也孕育了科学,任何科技成果的萌发与创造都是特定文化土壤上的产物,烙有孕育其科学原理、伦理与功能等的文化印记。

  科学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深层次表征为科学的人文精神与关怀。纵观历史,正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冲击传统文化并塑造了带有科学印记的新文化。在文化系统结构中,科学作为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科学。可见,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能够借助“文化”元素把科学与人文学科融合起来,由此获得本体论意义,并决定了自身不能流于科技交流,而要以文化传播为旨归:深刻挖掘并演绎科技成果及其创造过程隐秘甚至动态蕴含或依附的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和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产生的推动作用,弘扬并传播中华文明的独特生命力和当代价值。

  这一本体论定位同时赋予了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走文学艺术路径的方法论。该路径的意义首先在于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科学知识囿于自身学术性与抽象性而对阅读群体认知能力与阅读能力的限制,作为一种“代表性文化”开放性地走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民众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品鉴、感受并理解中国科学的技术魅力与文化精神;其次通过把客观的科学之美转化为形象的艺术之美,秉持文化建构理念,以一种人文交流样态演绎中国科学发展中向来被忽视的“情感因素”,追求共情认同与民心相通。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比如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载人航天、北斗导航、载人深潜等工程技术成果都令国人自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内容。当下,“高科技”已经渗入全球化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各领域,成为国际关系中政治、经济与文化竞争的角力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科技繁荣发展。可见,讲好中国科学故事已经成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必然措施。这是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历史逻辑之一。

  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科学技术及产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而生,是民族信念和智慧、民族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念的活态显现与生命密码,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三者的经典集合体。福建农林大学发明的菌草技术,迄今已推广到全球106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表示“中国愿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这些科技素材都关涉“活生生的生活和个人”,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

  科技发展本质上也是我国大国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学者提出,“思想性是评价中国故事内容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我国科技发展承载的思想性体现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特征,“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要求,能够让外国读者从历史纵深和精神本质上认识中国,读懂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这是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走文学艺术路径的最好背书。可见,讲好中国科学故事并非孤立的文化事件,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国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的组成部分。这是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历史逻辑之二。

  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实践过程不同于以往的中国科技成果“走出去”。当下开展的包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九章算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茶经》等在内的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典籍系统外译,采取基于文本选择而从事科技典籍或作品翻译这一最直接方式,但这一被动翻译方式的传播有效性还无法满足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诉求。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是重要内容,而增强文化“软实力”正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既是学理使然,也是时代所趋,较好地契合了“新文科”建设的精神。讲好中国科学文化故事,立足国家科技成就和前沿技术水平,通过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实践体系,其间的文化与价值观立场又能塑造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与人生目标,实现立德树人。这就为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在内的文学学科对接“新文科”建设与“思政教育”确定了一个历史接口,开拓更为广泛、更有价值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向。尤其是,我国理工、农、林、医等高等院校都有着很多优势的理工类学科与科技发明,如何结合本校的人文与社会学科,围绕这些优势学科与科技成就开展“新文科”建设,做好课程思政,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融合人才与跨学科人才,有效夯实学生的人文能力与时政能力,增强文学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无疑是历史赋予的一个重大责任与机遇。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科学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林科学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