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目次(《江苏社会科学》)
(总328期)



封二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

调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两部“大地”巨著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曲福田


11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的新时代发展

刘 杰; 高 旸


20

“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生成逻辑的多维阐释

张 振


30

依规治党的法治意蕴与法治理念创新

李卫华


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40

人民民主的历史源流与制度演进

束 锦


5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基于结构-功能视角的阐释

孙 莹



哲学研究

60

走向哲学繁荣:阐释和创造的“协奏”与“和鸣”

刘志洪


7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文献学范式与考据学范式

张丽霞



人工智能研究专题

80

脑机接口技术重塑劳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涂良川


89

“高阶自动化”集置的人类发展悖论省思

于天宇; 王亚慧


97

智能“劳动”的全面入场与积极应对

刘 畅



社会与治理研究

104

人感城市:智慧城市治理的中国模式

孟天广; 严 宇


113

基层治理创新试点的政绩驱动机制及其规制

康 镇; 任克强


122

乡村治理中“兵支书”的主体能动优势与示范效应

刘晓峰; 吴平先


法学研究·数据平台专题

131

平台数据垄断的监管困境与共享机制探析

孙海涛; 周奇锜


140

数据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义务与路径实施

王 鹏



经济与管理

148

新型科研机构的本质特征与运行机制

陈良华; 何 帅; 李 宛


159

碳交易制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

郭吉涛; 王子晋


168

中国农户信用评级制度响应与效果评价

张 宁; 张 兵; 刘 丹



文学与艺术

177

刘勰“文心”论的“六经”精神源流

杨 隽


186

城市叙事:张爱玲创作与《金瓶梅》的“互文性”研究

刘晓蕾


195

从谢灵运到宫体诗:“声色”与“性情”关系动力下的诗运转关

李华伟


204

留学生群体对中国现代美育发展的贡献

周 牧


212

王国维纯文学观的构建与中西诗性思维传统

殷凯彬; 温潘亚



历史学研究

220

从揽驭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赖静萍


231

塑造主人翁:新中国第一次劳动模范表彰会议再考察

吕云超; 王志强





   封三

       曹丕《典论·论文》局部

刘 凯


   封底

秋红堪醉

贺万里



点击下载原文

收藏